
我家两个娃,有段时间忙不过来证券配资怎么样,就让我妈来帮带了一阵子。
虽是自己亲妈,但说实话,有些育儿理念的“鸿沟”,那是真的难以逾越!
比如某天,我教育孩子自己整理玩具,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。
可这时孩子的外婆走过来,笑眯眯地说:“娃还小,玩完了放一边就行,别这么较真。”
孩子一听,立马就松开了手里的玩具,快乐跑开了,临走还做个鬼脸!
各位宝妈,你们带娃过程中,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呢?
当你一本正经教育孩子,偏有人来“拆台”,对你的教育方式指手划脚,甚至以爱为名,指责你对孩子过于严厉……这感觉有时实在让人抓狂!
🔻妈妈的性格,藏着孩子未来的模样展开剩余85%
都说,性格决定命运,而孩子的性格,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妈妈的影响。
美国心理学家谢弗在《儿童心理学》中提到: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模式、情感表达方式,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,进而塑造他们的性格特质。
我们楼上有位邻居宝妈,脾气不太好,经常因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,隔着楼层都能听到她的吼声。
有一次,他们家6岁的娃不小心打碎了杯子,宝妈对着孩子就是一顿输出!
这位宝妈如此做法,导致孩子的性格特别胆小怕事,在人前不敢表达,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。
这孩子曾在公开场合表示,自己最害怕的事情——生怕犯错惹妈妈生气。
很多时候,妈妈们性格上的“短板”,往往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!
若妈妈们能克制自己的脾气,做一个理性又不失温柔的妈妈。
那么这将会是此生,我们送给孩子最的好礼物!
🔻最好的家庭教育,应是“妈妈说了算”
在家庭教育中,家庭成员的教育理念不一致,是很多家长最为烦扰的问题。
就如我前面所说,想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,可老人却心疼孩子,嫌你管太多。
当你坚持要给犯错的孩子长长教训,队友却觉得你不必如此“大动干戈”。
而且,如今很多家庭中奉行的“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”的教育模式,这真的好吗?
其实,家中存在两种标准或两套法则,会让孩子感到困惑,不知道该听谁的。
记得有一次同哥嫂带娃出行。路过一个商店,侄子看到玩具就走不动道,吵着要买。
我嫂子觉着家里玩具太多,又是在旅途,就不给他想买,还耐心跟他讲道理。
可孩子哪听得进去,一言不合就哭闹起来。
这时我哥过来,说:“儿子别哭,爸爸给你买。”小侄子立马不哭了,高兴地跟他爸亲亲抱抱举高高!
现在我侄子学精了,要什么东西就使出绝招——一哭二闹三打滚。
因为他知道,只要一哭闹,爸爸准会满足他。
所以,家庭里不一致的教育理念,不仅没让孩子养成好习惯,反而让他学会“趋利避害”——哪种做法对我有利,就认哪种是对的!
李玫瑾教授曾说过:“管教孩子,只需要有一种声音。”
在家庭中,教育理念不一致,孩子很容易失去对权威的敬畏感,建立的规则也会轻易被打破。
那到底该听谁的呢?
有教育学家跟踪调查发现,在养育孩子方面,父母分工不同。
爸爸主要影响孩子的格局,教给孩子勇敢、责任等品质;
妈妈则更擅长教会孩子爱与被爱,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和习惯。
所以,在孩子管教这件事上,妈妈更适合作为教育的决策者,爸爸则是执行者。
当然,这并不是说爸爸就不重要,爸爸的陪伴和榜样力量同样不可或缺!
🔻养育孩子,不是妈妈一个人的战斗
妈妈在家庭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,但养育和教导孩子,从来都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。
现在网上有很多视频,记录了一些亲子教育的场景,看着着实让人揪心!
比如有个视频里,一小男孩嫌弃妈妈做美甲,路上不停地怼妈妈,说妈妈“嘚瑟”“不干活”,还说妈妈“长那么磕碜”……
还有个视频,孩子嫌弃妈妈不挣钱,哭着怼:“找了个能挣钱的老公,要不你都没法活!一个月两千,还想管我!”
更有甚者,一位硕士毕业在家当全职的妈妈,被儿子随口一句“你不就是在家做家务吗”抹杀了所有的付出!
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,妈妈往往承担着更多责任。但妈妈不是超人,也会有疲惫和迷茫的时候。
如果夫妻双方立场不一致,或者有一方完全放手不管,孩子的人格发展大概率会不完整。
比如现实中很多家庭是这样的:爸爸工作忙,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,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。
但时间一长,孩子变得叛逆,对爸爸置若罔闻,妈妈的话也不听。
养育孩子,是家庭共同的责任。
我们需要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,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成长环境。
当妈妈在教育孩子时,爸爸要多给一些鼓励和支持;
当爸爸在教育孩子时,妈妈也不要轻易干涉。
记住:维护好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正面形象,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与尊重!
莞妈说
有人说,听妈妈的话,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。
我想说的是,虽然我们强调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,但“听妈妈的话”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听从妈妈的所有意见。
每个家庭情况都不一样证券配资怎么样,我们应根据自家娃的特点和需求,共同制定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。
发布于:广东省